发布时间:2020-03-12
浏览量:1138
序言
合同是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,是企业通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。
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,对合同管理的“增效降险”也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。
在本文中,我们主要是阐述数字化管理合同的必要性,首先有必要简单介绍下合同管理和合同管理系统。
l 合同管理
合同管理全过程就是由洽谈、草拟、签订、生效开始,直至合同失效为止。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,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。
l 合同管理系统
合同管理系统,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,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,为企业提供决策、计划、控制与经营绩效评估的全方位、系统化的合同管理平台。
1、法务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
数字化转型是很多的企业在考虑的一件事情,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,除了我们传统的人事、财务、销售、采购等部门外,那么我们的法务部门是否也应该考虑数字化转型?
合同管理系统,是法务工作者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信息化工具。
首先,和大家分享下,我们探讨出的企业合同管理方式演变的四个阶段:
(合同管理方式演变)
第一阶段:纸质合同管理
该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传阅不方便,无法起到高效协同的目的。
第二阶段:电子合同管理
该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属于个人行为,对于企业存在流失风险。
第三阶段:非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
该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流程控制和统计分析不方便,无法为数据中心提供有效数据。
第四阶段: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
该方式是我们认为的目前最为有利的一种管理合同的方式,可以把合同关键数据标签化,如合同金额、收付款时间、签约方信息、合同类型等,有利于为其他系统提供真实数据,特别是对于ERP和数据中心。
2、结构化合同管理的核心
我们认为结构化合同管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组成部分,在结构化合同管理中,有两个核心点需要大家注意:
l 全过程管理
需要对合同的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,以及与合同涉及的项目、客户、供应商、收付款、发票等的多维度全关联管理。
l 数字化管理
尽量采用模板化管理,降低合同风险,同时需要支持多组织的合同管理,多系统的数据串联,让合同数据变成结构化数据,可复用,可统计。
(合同管理的四个阶段)
3、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的特点
无论是法务工作者,还是我们企业的IT,在选择合同管理系统的时候,一般会着重于对合同本身的管理,如模板是否支持、在线编辑是否可以、合同台账有没有等等,往往会忽视了合同管理流程的精细化。
我们认为,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两个特点:
l 合同文本管理功能齐全
这部分着重于对合同范本、合同版本、合同归档、关联文本的管理,更注重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合同本身的管理,方便使用;
l 合同流程管理的延伸性
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矛盾点,合同关联流程,如合同评审流程、合同变更流程、用印申请流程,这些流程一般都在企业的OA系统中都存在,而OA系统又无法做到结构化管理合同,也就造成我们的法务工作者无法很好的“增效降险”。
因此,我们认为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,必须有其延伸的能力,其中有两种方式:
1、 与OA系统的流程集成,数据做到有来有回,流程在OA,合同管理在合同管理系统,存在的问题是流程审核太简单,模板的同步、主数据的同步时效性不好;
2、 与OA系统仅做单点登陆,通过OA系统进入到合同管理系统,完成合同管理相关的工作,同时把关键数据抛送给ERP、财务系统、订单系统等。
第二种方式,显然是优于第一种方式,无论是后期的维护,还是用户体验来说,都是更优质的,这是一种“弱耦合”的方式。
但是,要实现第二种方式,就对我们的合同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“流程管理精细化”的要求,比如合同评审流程,在一个多业态的集团中,根据合同金额、类型、签约方资信等规则,走向是非常复杂的,涉及的规则可能就有上百种,那就要求合同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很好的“延伸性”了。
大家可以参考下Ultimus安码的合同管理系统,还是具备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的两大重要特点的。
(结构化管理合同的特点)
4、 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的价值
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,相比较于非结构化合同管理系统,我们认为有三个特殊的价值点:
l 数据提取更方便:
数据的保存方式是结构化的,容易提取形成统计分析报表,关键数据的定义,可根据每家企业个性化配置。
l 流程管理更精细:
支持集团多业态复杂合同流程,允许同时存在上千个逻辑判断规则,做到流程的端到端管理。
l 多系统集成更方便:
通过配置的方式,实现与第三方系统的数据传递,尽量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,以免造成风险。
作者简介:
BPM领域专家 —— 朱春明
安码(中国)资深顾问
美国威斯康星协和大学MBA
专注于流程领域超过10年
擅长为国内外中大型企业提供以流程为导向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